有效的防守布局需要综合考虑地形利用、建筑协同和资源分配。首先应优先在地势高处建造瞭望塔,这种位置能大幅增加视野范围,提前发现敌人动向或资源点。关键交通路口和狭窄路径是敌人必经之地,在此设立瞭望塔可提供早期预警。资源采集区附近的瞭望塔能防止资源被窃取,同时为采集活动提供安全警戒。基地周边合理布置瞭望塔可构成早期警报防线,为应对威胁争取时间。外围应布置箭塔、炮塔等强力防御建筑,内部则需设置撤离通道和陷阱作为缓冲。城墙等级直接影响基础防御能力,应优先升级。防御工事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,形成交叉火力覆盖,同时利用沙袋墙、地雷等障碍物减缓敌人推进速度。特殊防御塔不仅能攻击入侵者,还能在一定范围内增强基地耐久值,这类功能性建筑应重点保护。
仓库等高频使用建筑应集中在基地中心,外围保留扩展空间。检修防御设施会消耗资源,需提前储备充足的木材、石料等材料。科技研发应遵循加强型石工技术→自动修复→闪避→钢铁栅栏的优先级,确保防御体系完整性。战斗中要预留部分资源用于紧急修补或临时招募单位,避免因资源枯竭导致防线崩溃。
加入联盟可获得成员支援,共同完成高难度任务获取修复道具。防守编队需在防御中心预先设置,最多四个编队将按设定顺序出战。未编入队伍的士兵不参与战斗,但防守失败时会连带受伤。角色技能树中的加固类技能能提升基地耐久值,这类技能应优先学习。沟通机制确保防守策略及时调整,应对不同敌人的进攻特点。
雨天会减慢敌人移动速度,适合部署陷阱或集中火力。狭窄通道和高地能限制敌人进攻角度,最大化防御工事效能。面对飞行单位需提前配置防空炮塔,对抗高血量目标则需要减速装置配合高伤害炮塔。BOSS战时,哨塔应作为吸引火力的核心,配合终极防御技能形成多方向集火。